×

邢台人文 邢台皮毛 西北留皮毛 西北留人文

顺德皮毛冠天下

幻于人间 幻于人间 发表于2017-10-11 09:18:03 浏览260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1.jpg邢台皮毛制革业始于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盛于清朝,至同治年间(1862~1875),顺德府南关成为全国最大的皮毛集散地,超过张家口。皮毛货源来自陕西、青海及内蒙古等地。


  邢台县城西南诸乡土地瘠薄不宜耕种。农民为了谋生,便在农闲时鞣制毛皮,所得收入足以养家因此吸引了愈来愈多的人投入此业。


 大约从清同治末年开始当地出现了生皮不敷使用的情况农民便结队赴山西、张家口、内蒙和西北各省贩运皮毛归而出售。最初在集日摆摊交易到了光绪初年出现皮店逐渐形成了皮毛集散市场,伴随着天津通商口岸的发展邢台皮毛开始走出国门。


  明清时,西北留、王村及周边村的皮毛业已经驰名中外,其皮毛加工技艺十分高超,俗称该技艺为“熟皮子”。当时民谚这样说:“四留一王村,熟皮最养人,学会皮手艺,终身不受贫。”该技艺采用当地产的优质黍子面或小米面与硝灰、盐混合做发酵物,清洗去脂后,装入铁锅,每天低温加热数次。一周后取出,掸下兽皮上的混合物,经晾晒定型等工序,即为半成品。经该技艺加工过的毛皮,绒毛通顺,光泽洁白,平光似缎,轻暖宜人。据统计,1920年代,顺德城关及城西王村、刘家庄、西北留等村共有熟皮作坊400余家。每坊工人三五人至三四十人不等,工人总数在两三千人以上。各皮制成之后,再交给女工们依照样式缝制成各种成品。参加这种工作的乡村妇女有三四万人之多,每日可得铜元百枚,成为农村妇女春秋农闲时期最重要的一项副业收入。鼎盛时期,皮毛市场年交易额达到1500万两白银,其中熟皮300万两。皮毛运销与加工业的兴旺,带动了该地布匹业、杂货业、金融业、服务业的发展与繁荣,使顺德府发展成为天津重要的畜产品出口来源地和杂货销售市场之一,也使顺德府逐步坐上了冀南第一商业重镇的交椅。当时,不止陕、甘、晋、绥等省的皮货集中到邢台,离天津极近的唐山、遵化等地的皮毛,也要先集中到邢台,再回卖到天津,因为大洋行、大商行照例是到邢台成批订货的。


那时与外国人做生意的皮店叫“洋庄”“洋庄”生意一年多达百万两白银,好年份可达150万两。当时,来自各国的皮毛商纷纷搭乘火车赶到邢台,再换乘轿车来到皮毛市场。根据西北留村的记载,仅该村一处市场,最多时外商轿车就达三四十辆,从村口一直排到村中关帝庙,遇到皮货紧张,他们还要等上几天。鼎盛时期,邢台出现了“男女老少齐上阵,亲戚朋友皆熟皮”的繁荣兴旺景象,仅西北留村熟皮作坊的用工人数就多达四五千人。由于本地人手不够用,就到辛集、大营等地大量招募工人,来邢的外地务工人数在2万人以上。这些人学会了熟皮技术,不断传播到其他地方。今天辛集皮毛业的繁荣,其根源于当时在邢台学习技术的大批工人。


  皮毛业是近代邢台的特色产业也是影响邢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1937年邢台沦陷后,日寇在这里成立了顺德府皮毛株式会社,把皮毛列为军用物资,不准民间经营,并且将各皮店和作坊的货物低价收购。大部分业主一夜之间变成贫民,一些人携款外逃,异地谋生,邢台的皮毛业遭到毁灭性打击。


  1945年邢台解放,皮毛业得以新生。邢台西南乡的多数农民又重操旧业,皮毛作坊日渐兴隆。当时解放战争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前线需要大量的皮毛制品,邢台民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开展大生产运动,把大批的皮毛制品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有力地支援了解放战争。邢台主要生产革皮、裘皮和皮筒(半成品),发往山东等地的军工厂。经过二次加工制成各种皮衣、皮鞋供给军队,其中进藏部队战士们穿的皮衣、皮鞋,赴朝作战飞行员穿的皮夹克等,均产自邢台。


  邢台皮毛业的发展历程,是中华民族手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崛起与兴衰。在昔日的皮毛之乡西北留,有这样一首顺口溜,形象地表述了邢台早期皮毛业发展的盛况:


  往昔全盛期,广收天下皮;宁夏滩羊俏,甘肃绵羊肥;


  榆林黑化秀,西宁紫羔美;口羔似天成,象羔如麟生;


  狐狸黄鼠狼,猞猁扫雪稀;聚我顺德府,入我皮池里;


  男丁缸中翻,妇人灯下缝;细鞣作轻裘,化为御寒衣;


  美欧连洋庄,华夏走南北;贵妇红狐围,官人细毛衣;


  紫羔滩二毛,如珍藏箱底;穷汉少银钱,老羊遮寒体;


  顺德皮毛盛,四海共赞誉。


相关文章

最新评论

访客